豆粉网

科普-硬核的意外成功,解密你不知道的抖音爆粉~

***12070

手机作为比对象还亲密的随身物件,常常让年轻人陷入“自我安慰式”焦虑:一边为大量时间被手机占据而忧伤,一边快速划拉手机屏,还不停地开解自己:没事的,我这是在利用碎片时间学知识、看新闻,不然会被时代抛下。

这想法没毛病。不过科学研究表明,文字传输的信息在大脑留下的印象不如视觉来得深刻持久。所以,你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去年年底,抖音逐步开放15分钟长视频权限,看似是个不起眼的变动,其实在抖音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知识性的科普内容在这个平台上出现了井喷。毕竟视频的长度保证了,也更能体现出科普内容的深刻有趣。

硬核科普的意外成功

TIM图片20191227232941.png

“回形针Paperclip”(抖音ID: *** clip)是一个硬核视频科普号,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每一期,他们都会就一个行业进行展开,用视频可视化的方式,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不明就里的东西解剖开来,也就是一份“现代生活说明书”。

所以你会发现,这个团队的研究方向从摄像头到自来水,从冥币到坦克,无所不包。这看上去很有意思,但只有 *** 者自己知道,这很容易陷入吃力不讨好的窘境。

所谓“隔行如隔山”,每当他们要研究一个全新行业的时候,过往的知识积累往往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每次都得从头学起。这是巨大的时间成本,而观众却未必感兴趣。

不过创始人吴松磊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更相信品质的力量。内容产品只要做得足够好,假以时日总是会发光的。

以吴松磊自己最喜欢的那期讲BT种子技术,也就是P2P传输技术的视频来说,他们成功地在几分钟时间里,把所有男青年都很熟悉却又陌生的BT下载技术解释得明明白白。

中国互联网上暂时还没有第二套解释得这么好的BT技术视频,而它也只不过是回形针数百个同样经典的科普短片里的一支而已。

要说起可视化 *** 强度,目前中国的自媒体里鲜有能和回形针匹敌的。这是他们的努力与敬业塑造的壁垒,甚至可以被称为是科普视频 *** 的标杆。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一支优秀的团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科普-硬核的意外成功,解密你不知道的抖音爆粉~

目前回形针的 *** 团队已经有了20来人,包括文案编辑、动画师、动效师等不同的岗位。这些人大多是后台粉丝,结构非常年轻,但死磕起细节来却毫不放松。

文案编辑是科普脚本和知识核对的主心骨,他们的工作流程往往是详细阅读大量素材,甚至与国标、欧标等普通人永远不会打交道的文件比较,完全看懂了才开始动笔,这保证了内容的详实可靠。

而动画师和动效师则往往是以最优秀的动画片段来要求自己,还得参与课题研究,这样才能让动画本身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而无论是从世俗意义上还是从理想主义来看,“回形针Paperclip”也确实取得了成功。比如BT技术那期,抖音用户毫不吝啬地给出了3.2万赞。其他视频也是如此,不仅粉丝反馈极为热情,收藏和喜欢这个节目的人也很多。

如今回形针Paperclip在抖音上已经有了354万粉丝,收获了近千万的赞,这在科普类长视频博主里是相当脱俗的成绩。

大团队长周期的硬核 *** ,在抖音上收获了这么好的回报,用吴松磊的话说,这很“难得”。

用爱发电的科学狂人

和所有短视频细分门类一样,科普类短视频的构成也很复杂。回形针这样的专业大 *** 有之,单枪匹马撬动关注的业余爱好者也有之。

比如“宇宙大爆炸(抖音ID:The.Big.Bang)”和它背后的 *** 者王成,粉丝们喜欢叫他成哥。

和很多文艺青年一样,王成曾经有一个导演梦。但生活总是残忍,他的职业是为网红做制片,策划了众多不属于自己的视频。

抖音却圆了他的梦。点开“宇宙大爆炸”主页,你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科学世界,内容从地球编年史到人造太阳,一直延续到水环境污染、金字塔未解之谜,几乎无所不包。

而它们都只是成哥利用业余时间 *** 的。

在他的办公桌上,长年放着很多的硬盘,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他多年来收集的电影和视频片段。在确定选题以后,成哥会用两天时间查阅资料和写脚本,然后通过精妙的剪辑,将一个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或是科学幻想,变成一段视频。

一年半前,成哥 *** 了第一支自己的科普短视频。当时的抖音还只支持1分钟以内的视频,科普内容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门类,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知识。为了压缩时间,成哥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念完底本,还要用剪辑软件为音频加速,一个视频的 *** 强度很高。

但辛苦做出来的视频,却只有几个点击量。

这让成哥很灰心,甚至一度打起了退堂鼓。当我问他是什么让他继续坚持时,成哥憨厚地笑了一下:“我觉得我比其他人做的好,应该可以火。”

这一切在去年年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长视频内测的雪中送炭,让“宇宙大爆炸”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更长的视频意味着更大的内容容量,问题能解释得更清楚,追随他的粉丝也越来越多。这背后当然也有抖音对他这样精心 *** 视频的 *** 提供的流量倾斜

如今“宇宙大爆炸”发布的视频已经能收获数以万计的“喜欢”了。屏幕前的成哥看着这个数字总是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过去一年半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切的喜怒哀乐,如今都转化成了一条条感谢他分享知识的暖心评论,让他觉得继续“用爱发电”也很值得。

不过作为科普工作者,成哥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科学知识不同于寻常事物,要求准确、精当,一旦出现错误轻则被粉丝挑刺,重则误导众多观众, *** 者必须不断求知若渴。

今年3月他又收到了抖音送来的一份大礼。作为DOU知计划的一部分,抖音为成哥推荐了一位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的老师作为顾问。

两人一见如故,配合默契,让成哥的视频知识硬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并不是抖音上的个例。常看抖音知识类视频的人会发现,科学界与科普界在这个国民级平台上的合作,还有更紧密的形式——比如,由科学家亲自上阵做科普视频。

当古生物学家遇到鱼头泡饼

如果不是因为看过“玩骨头的卢老师(抖音ID:paleofish)”的短视频,大概没有人会相信世界上还能有人把古生物讲得这么有意思。

卢老师本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卢静老师一开始也不相信。

事情的起因是在今年5月,卢静参与审核了一个科普视频。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特聘专家,这原本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却意外让她意识到了抖音科普视频的存在。一个在抖音上做古生物科普短视频的想法开始慢慢浮现。

恰逢抖音“DOU知计划”启动,对科学家 *** 科普视频给出了流量倾斜的支持力度,一支由科学家领衔的科普团队就这么成型了。

可古生物毕竟是一门远离日常生活的科学,如何让抖音上的年轻人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是最大的难题——这也许也是所有科普小视频共同面临的困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人类的共同话题虽不多,吃却是一个百试百灵的领域。把吃,和科学结合起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就有了“玩骨头的卢老师”的第一期视频:把鱼头泡饼里的胖头鱼头骨变成骨骼标本。

回忆起这一段时光,卢静的声音里有止不住的笑意:“当时我们以为会很简单。没想到最后拼了整整五个小时,而且工具也非常有限,连洗洁精和电吹风都用上了,手法非常不专业。不过最后还是拼成了,视频剪出来以后居然还挺有意思,粉丝也很喜欢。我当时就想,这就算是曲线救国吧,先做个小实验吸引大家注意力,然后再讲科普知识。”

后来拼食物就变成了卢静团队的保留项目,隔一段时间就要再拼一个可以吃的动物,到现在你还能在置顶视频里找到他们把黄焖鸡变成骨骼标本的视频。这只鸡也已经成为卢老师频道的传奇了,后来又 *** 了一波“跑步鸟”和始祖鸟,人气也非常高。

至于烤鸭、甲鱼、牛蛙之类的动物,更是不在话下。

卢老师也坦言,科研人员做科普视频其实还是很辛苦的。他们没办法像网红那样专业做视频节目,只能在科研之余,抽空做科普。“离开了科研的本职,我就什么也不是。”这是卢老师面对采访者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她的工作压力和动力。

但她还是会把这个节目坚持做下去。作为专业的古生物研究者,她深感自己有责任向公众更好地展示科学家的成果,让更多人在刷抖音的轻松氛围中,学到有趣有料的古生物知识,把对古生物的兴趣,播撒到更多人的心田。

最后卢老师希望我把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它解释了卢老师和其他许多学者为什么要研究代表着遥远过去的古生物:“过去从未过去,它已融入了现在与将来,持续塑造着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做的事。”(The past is never fully gone. It is absorbed into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It stays to shape what we are and what we do.)

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科普的定义很宽泛,不仅自然科学可以科普,人文社科也可以科普。只是长期以来,像历史、经济、社会这样的学科普及门槛不算高,参与者鱼龙混杂,仿佛谁都可以说两句。

要做好人文科普,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很好的表现张力,以与这些劣币竞争,让更多人看到靠谱的内容。

“只露声音的宫殿君”(抖音ID:gongdianjun)深谙此道。

宫殿君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大学哲学老师,业余生活里最喜欢的事就是研究包括故宫在内的各种文物古建。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宫殿君就爱上了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小物件和纹饰,用他的话说,“这些小东西里也隐藏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今抖音则给了他一个机会,展示他多年的爱好与研究成果,为年轻的观众们带来有趣有料,看起来又不构成负担的科普小视频。

和力求宏观的其他一些历史博主不一样,宫殿君的镜头往往只是对着一块匾额、一枚印章、一块砖头,以这些物件为线索讲述它们背后的文化。这是平常解说员也会忽略的部分,也难怪粉丝们都说,看完他的视频,才意识到自己逛的是一个假故宫。

很多粉丝对这个声音极富磁性的“讲解员”颇感好奇,希望能在视频里看到他的真容。不过宫殿君表示自己还是只想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坚持让文物和知识做视频的主角,而并不想以个人身份成为一个网红。

在他看来,网红易逝,知识不朽,能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传统文化,才是初心所在。

科普-硬核的意外成功,解密你不知道的抖音爆粉~

为了实现这个初心,宫殿君付出了很多心血。

科普-硬核的意外成功,解密你不知道的抖音爆粉~

就以 *** 一个视频的背景知识调查来说,他往往要花一两天的时间阅读所有提到相关文物的材料。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他大多只看故宫官方出版的学术书籍和期刊,一定要做到完全消化,胸有成竹了,才会去故宫取实景。

这一天的准备工作,最终浓缩成一个一分钟不到的小视频,谁会不爱这样的知识匠人呢?

宫殿君自己却没把准备时的辛苦太当回事。他说,做这样的科普一定要对自己的领域有热爱,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乐趣地坚持下去。

而抖音,则放大了这份坚持的价值。

如今宫殿君拥有了256万粉丝,每当他发出一条视频,就会有很多粉丝在留言板上写下感谢和祝福的话,让他觉得非常温暖。有时还会有文物古建的专家来参与讨论,在视频下与他教学相长,也成为了运营视频的一种乐趣。

随着关注度的增高,宫殿君也借助抖音这个平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项目。在他的置顶视频里,他正在邀请孤儿院、福利院、进城务工人员、临终老人等群体一起参观故宫,由他提供免费的讲解。

愿宫殿君能如个人介绍中发的愿心一样,把“讲中国故事,增文化自信”的工作一直做下去。

截至2019年11月底,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累计发布超过2014万知识类短视频,不少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亿。不仅专业科普者、业余爱好者能通过鲜活灵动的小视频传播知识,粉丝的反馈实际也成为知识多向度流动的一部分。这样,每个人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知识传递了下去。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时代,已经悄然降临了。人类的知识传承也正在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


欢迎光临本站!想了解抖音教程、资源、上热门

欢迎点击:豆粉云商城 查看

×